关灯
护眼
字体:

透视赵丽华事件之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疯子和天才,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承认庸俗和简单会是诗歌。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就是一个真理。从这个角度来说“赵丽华事件”是现代诗歌探索的一次警钟长鸣。探索,有一个度,是不是过了呢?

    pass“朦胧诗”之后的现代诗歌,就像撒欢出去疯的野孩子,突然回来给大众一张(事实上是多张)不知道是长大了还是变异了的恐怖的鬼脸,大众怎么能反应过来呢?是恶作剧?还是在嘲笑大众?

    我们也看到,现代诗歌在某些向度上的探索,确实也在向恶作剧和嘲笑大众(当然也可以认为反抗传统文化)的方向跌落。如沈浩波先生的一把好乳,如伊丽川女士的能不能再舒服一点。也许,这种秀的成分主要还是要引起大众关注,向大众的低级趣味靠拢,但显然这不是现代诗歌的真实的全貌。

    事实上,这些吸引眼球并引起广泛争议的探索诗歌,它们仅仅是作为武器或道具而存在,就像胡适先生的尝试集所具有的另一张面孔。而它们的目的,诗人的目的,就在当代大众把目光投过来的一刹那已经实现。

    此次赵丽华女士在网上被人诟病的诗歌,错之根源不是口语化,也不是武器和道具,而是她诗歌的国际化。是食洋而不被当代大众所化。你可以发现她的诗歌的众多评论,比她的诗歌更精彩。伊沙的点评和一些其他诗人的评论,都比她的诗歌本身耐读。这其实是英美现代诗歌的传统,是他们的通病。知道庞德的名篇地铁车站的,就会知道,这首短诗在西方文学评论里有多少精彩远超过诗歌本身的文章并被不断地学习着。呵呵,这是进口洋玩艺。所以,这些诗歌与当代大众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远到大众已经分辨不清这是恶作剧还是一场舞台剧。于是,一场网络反对现代诗歌的闹剧就理所当然地开始上演了。

    上述种种现代诗歌与当代大众的距离,或许,诗人要负一部分的责任,但是,另一种距离——读者远离诗歌阅读所造成的阅读的狭窄——则基本上是当代大众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而滑落到极端物质欲求所导致的时代病症的责任。因为阅读的狭窄,导致了当代大众把现代诗歌吸引眼球的那部分诗歌探索的极端现象当作了现代诗歌的全部而横加指责以致全盘否定(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代的大众都不会全盘肯定当时的诗歌,李白杜甫的时代也一样,否则诗人的追求何在?),以便逃离对自身精神空虚的填补。这是当代大众在现代商品社会里精神严重失落又无法找回的错。

    在我看来,现代诗歌(它的本质核心部分),已经越来越像一个永远也找不到的隐士。她在每一个热爱现代诗歌的人的心里。她是现代人个体精神世界的家园,她构筑每一个爱好诗歌的人他那平凡人生的美好灵魂。她不再是为进阶而获得世俗生活金钥匙的敲门砖,她也不是号角和文化反抗的武器(虽然还有人这样做),她甚至也不是一个人获得名誉和职称的一种手段。在我个人看来,它也根本不是生命进入永恒所谓名留青史的有效方式。在我个人看来,它仅仅是一个现代人伴随生命历程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活法。

    只要有现代人,只要有现代汉语,就有中国的现代诗歌。她就在那里,她不会靠近大众,大众也不能迫使她缩短距离。她只被大众发现,但绝不会被大众占有。

    2006-9-26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